AI Agent 驱动的通用全流程人机协作研发工作站

2024年上半年探索的一个小项目,下半年正式开发,期间 1-3 人用部分工作时间 + 业余“极客团”探索项目,1 个月跑完原型,3 个 月左右投入小规模使用, 本 PPT 已经脱敏处理。

使用纯开源模型 + 离线部署,应该是行业比较早做类似的全流程的工作之一,当时几乎无可参考的商业方案, 其中 Agent 深入思考 & 循环探索 & 记忆压缩 & 全局观察等申请了早期的 AI 专利。那时o1 推理模型还未出来,通用 Agent 也不是热点。

直到 2025 年才推出 wndsurf 推出 Agent功能,以及 cursor 的 Composer 功能,到如今 claude code 等 CLI 自动化编程,tab 手动挡转向 Agent 自动化编程已经是趋势了。

但即使如此,片面的追求全自动化依然不切实际,当前的 LLM 能力和资源(关键)的限制,笔者认为全流程自动化仍非常理想,我们必须在落地中采取更多人机结合理念,而非追求自动化而自动化,去年 10月份记下的一篇随想—— 大模型在软件研发领域的三种形态







大模型在软件研发应用的目标是不断利用AI消除流程中的人工干预与浪费,始终以用户价值为导向(作为工程师我们愿意为自己的 AI 工具付费吗)。大模型在软件研发领域做好了,必定是更敏捷的、 DevOps的,但这一过程非横空出世,而是循序渐进的改造每个环节。 最终最理想就是,人做得越来越少,AI 做的越来越多,终极形态则是全自动。


更新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