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 价值观

以前,我们上高中的时候,政治老师告诉我们资本家剥削劳动工人的剩余价值,以此源源不断的获得财富。于是,我跑到了图书馆,翻阅了《马克思、恩格斯、列宁、斯大林》全集,试着去理解和验证《资本论》的观点。毫无疑问,我对剩余价值部分观点是认可的,很多情况,利润中包含着人们劳动产出的额外价值,但我并不认可要实现价值的公平分配的其行为方式,经过一个世纪的历史和现实也证明了这一点,当今世界,市场分配是最主流的方式,虽然不能保证它是最公平的,但人类目前还没有寻找到更优的解。今天我并不想聊政治,通过这个引子,我想聊聊给定场景中,人们的劳动价值之间差距是非常大的,人与人之间价值差距在哪里。

毕业前,大学时阅读过的《把信送给加西亚》这本书影响着我工作至今,尽管它曾经一度在计划经济下批判为“资本主义的腐朽书籍”。大部分内容我都忘记得差不多了,但我记得大概是讲一个人接到总统的任务,没有任何疑问,没有任何线索,把信送给加西亚将军,完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任务。“送信”是一种象征,代表成为人们敬业和主动。

在随后的一段时间,不管实习还是加入第一家公司,我几乎都是带着这种态度和思维面对每一件事情。记得一次暑期实习期间,有一个老板和我谈了 400 一个月,我思量了一会:实习是一种机会,而我是一个跨行业而来的人,我应该感谢这次机会。开始工作后,发现周围的人都是计算机专业,他们大多数都很聪明,只有我是外行。在那一个月的时间里我没有过松懈过,不断学习和完成交代的事。过了 40 天我和老板说,我需要走了。老板说,可以提高 10 倍薪资让我毕业后再去,不过最终我没有去过那里。

这件事让我学到的是人们(特别是毕业生)通常太过于太关心自己的收入,你的收入最终会到在你的价值中自然会得到体现。

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差距会很大吗?《黑客与画家》告诉我,虽然世界上 20% 的人占据了 80% 的财富,但 3% 的人创造了 90%以上的财富。这可能让人大跌眼镜,真是的世界是,世界上 99% 的优秀软件都是由 1% 的程序员写出来的。这让我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只是 100 倍。爱因斯坦的理论可以改变人类文明的进程,电子计算机的发明,让社会效率大为提高。当然,有人会站出来说,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,是历史选择的人,而非人改进历史。我相信历史潮流,但这句话并不能反驳同一个历史时刻,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差异,更不能因此诋毁这些人的财富。

回到现实世界,我们都是普通人,还要过普通日子。还是聊聊普通人之间普通和优秀之间的差别。

# 懒惰的勤奋

人们得到最多的常识是:勤劳致富。这句话本身没有错,但现实世界,很多人误解了它。以为勤奋的全部就是拼命的工作,不断完成老板的任务,然后加班回到家中,用勤奋掩饰自己的内心:“我已经努力拉”。于是刷半个小时视频,再玩半小时游戏,在大城市标准的熬夜时间那一刻开始睡觉,第二天再匆匆忙忙开始赶车。

人们对勤奋是不是有什么误解,勤奋不是拼命的做重复工作然后,再心安理得的缓解片刻。勤奋是在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基础上,再想办法提高自己。重复的工作 10 年和 1 年没有区别,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才能建立壁垒。如果工作本身没有机会,那就寻求机会吧,同时想办法在工作外进行积累。

# 主动出击,拥有更多

人们通常分为内向和外向,但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,日常工作中,外向主动的人总是有用更多机会。

在自然生物的法则中,羚羊如果不够敏锐,那么它容易被吃掉。同样,职场中,如果不够主动,机会也就更少。

性格本身不是一种能力,但主动代表主观意愿,意味着你原意为达成某种目的,付出别人没有的行动。

我曾经有一个同学,在校园内是一个见人说话就腼腆的女孩子,平常聚会讨论也是不敢看着别人。毕业后,过了一年,无意间我们在一个城市相遇了,一起吃饭时,发现她完全换了一个人一样,表达自如,自信的凝视对方。后来才知道她为了磨砺自己,特意的找了一份销售工作锻炼了半年,让自己变得更外向主动。

我很惊讶这种付出和改变。这让我明白,除非你是从事艺术创作类工作,在大部分职场,主动,意味着拥有更多机会。

# 总结能力

学习最重要的一个过程是,输入-> 反馈 -> 输出 -> 输入。在这个循环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。其中反馈就是对输入内容的一个融合与相互作用,最后成为自己的知识,再表达出来(输出) 。总结即是对反馈和输出最好的一个练习。

在工作中,我们会面临很多总结场景,比如:会议纪要,主持沟通等。拥有强大的总结能力是高效工作的必备因素。

在学习和自我提高中,很多人会经常看各种书籍,或者资讯文章。定期的将接收到的内容,以文章输出的方式进行总结,可以全方位对自己进行锻炼。

我见过身边优秀的人都拥有这种习惯,有的人甚至会每天记录,长达数年,这些记录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。

在技术圈子内,人们喜欢用博客的形式去记录研究心得,这即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,也是提影响力的方法之一。

但我建议一开始不用太过于在意文章是否完美,写博客的首要目的是提升总结能力,其次才是受众感受,如果不便于公开,可以用私人笔记进行记录。在初始阶段,任何一个新概念甚至心得都能行文整理出来。

# 没有以后,只有现在

有一个很好的想法,以前我经常会说:等我有时间再做。其实永远都不会再做完。我发现优秀的人都是有着超强大的实践能力,永远不会等着让计划停留在 todo 中。

拥有一个新的方案,当天晚上就能赶出原型,第二天就能进行验证,我见过优秀的人是这样的。当然在这里并不是鼓吹人们加班,而是一种做事的态度。即使对待自己的学习计划仍然可以这样,当天中午想要了解区块链行业的特点,如果没有特别计划,最好的时间,就是当天回家晚上马上完成分析和输出。

大部分事情都是可以在一天内完成,比如阅读一本书,输出文章,研究一门行业等。如果一天无法完成的事,那么就要进行拆解,拆解到其中一个阶段工作量在一天内。

记住,大多数情况,以后代表永远不可能,只有现在,如果当天能够完成,一定是当天。

# 思考本质,举一反三

张小龙说过:“思辨大于执行”。这并不是说执行力不重要,而是做事情前一定是要了解清楚背景和来龙去脉,然后才能去做。

简单来说,老板在群里让你统计一个健康报表。你收集好了,直接发群里。结果,老板很生气,你统计的是员工的体检信息,老板需要的是客户的资料。类似的事情,本质上是信息沟通理解不到位,这是沟通技巧问题。

举一个更恰当的例子,公司要做裂变增长,一般人做方案的时候很容易围绕怎么进行微信朋友圈裂变这个点。没有思考过本质问题,本质是要做拉新?那么拉新就有很多打发,这些打发都能综合利用,从社交、渠道、内容等举一三反进行全方位策划。问题又来了,既然是拉新,再本质上是什么呢,是吸引更多的用户,用户为何而来,为何而走,有没有对用户进行数据分析呢,也许根本原因是这个产品本身定位问题,或者有验证的功能性缺陷,导致用户流失等。所以面对一个问题,我们不是立马去解决问题问题本身,而是先思考本质,了解清楚背后的到底要干嘛。鲧治水失败的原因也是在于思维上在解决怎么“堵”住水,而不清楚,问题根源是群众被水淹,威胁生命安全。这样想的话,你可以进行部落迁移,也可以是疏通河道等,思维一下子就更开阔了。

优秀的人都要学会思考本质,打开思路。

#

成功的人不尽相同,优秀的人都拥有很多共同点,除了这些外,还有非常多。有时候,看到一些事,看到一些人,看到有在抱怨,看到优秀的人在更努力,也看到些自己的不足,有感而发。

更新时间: 2024/4/5 14:07:42